要说起这个《团圆之时》游戏,我当初还真是偶然间刷到的。瞅着这名字,“团圆之时”,一听就感觉挺温馨,挺有节日气氛的,对?我当时就寻思,莫不是个讲亲情、讲家庭聚会的那种慢节奏故事?玩游戏玩久了,打打杀杀的也腻歪,就喜欢琢磨点剧情向的、有点不一样的东西。
初探究竟:这“团圆”有点不一样
我就把它给整下来了。安装过程倒也利索,没啥幺蛾子。一点开游戏,好家伙,跟我预想的完全是两码事。没有啥张灯结彩的喜庆场面,也没有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的喧闹。整个游戏界面,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有点儿“冷”,色调偏暗,不是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黑,就是那种傍晚时分,屋里没开大灯的感觉,带着点说不出的压抑。
游戏的主要场景,就我体验下来,好像就是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居民楼里。客厅里,父母的形象是背对着我们的,就那么一直看着电视,电视屏幕的光在那儿一明一暗地闪。然后,剧情里提到了一个“妹妹”,说是刚洗完澡。就这几个简单的元素一摆出来,我心里就嘀咕了,这“团圆”,怕不是我想象中那个热热闹闹的团圆。
开发方好像还特别提到了一个什么“独特的Live2D触感系统”。我一开始还挺好奇这玩意儿是实际体验下来,就是游戏里的人物立绘是动态的,不是一张死图,而且在某些特定的地方,你用鼠标去点,人物会有相应的反应,比如表情变化,或者一些小幅度的肢体动作。我试了试,有些互动做得还算细腻,能感觉到制作者是用了心的。不过老实说,有时候感觉互动点不多,或者说反馈略显生硬,但总体上算是给这种偏静态的叙事增加了一点点参与感。
氛围营造:紧张感是有的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游戏介绍里说“没有直接的恐怖要素”,这一点倒是不假。我从头玩到尾,确实没碰到那种突然蹦出来吓你一跳的“jump scare”。但是,那种宣传里说的“独特的紧张气氛”,它确实是营造出来了。就是那种感觉,你总觉得这个屋子里有事儿,有秘密,或者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。父母一言不发地盯着电视,妹妹的言行举止也透着点儿说不出的古怪。我玩的时候,脑子就一直在转,这一家子人到底经历了这种不靠鬼怪,纯靠环境、音乐和心理暗示来吊着你神经的搞法,还真挺考验制作水平的。
整个游戏的流程,我个人感觉不算特别长,属于那种一两个晚上能琢磨透的体量。操作上基本没啥门槛,主要就是点击、阅读文字,跟着剧情线索走。我这年纪大了,反应慢了,玩这种游戏倒也不觉得吃力,反而能沉下心去琢磨它讲的到底是个啥故事。
玩后感:名字起得挺“艺术”
打通关之后,我对这个“团圆之时”这个名字,有了点新的琢磨。它肯定不是咱们平时理解的那种大年三十吃饺子、中秋节赏月的那种“团圆”。更像是在一个有点微妙甚至有点压抑的家庭环境里,角色们内心深处对于一种“完整”或者“安宁”状态的某种复杂情感,也可能是我自己过度解读了。这游戏名字起得有点“春秋笔法”的意思,很容易让人产生某种预期,但实际体验下来,又是另一番滋味。它确实成功地用这个名字勾起了我的好奇心,也算是一种本事。
这款《团圆之时》,你要是奔着爽快刺激、打打杀杀去的,那肯定是不对路。但如果你喜欢那种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、有点悬念、注重氛围烘托和角色心理描写的游戏,那我觉得还是可以找个时间体验一下的。它就像我们以前看的那些小众文艺片,不一定能讨好所有人,但有它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和独特的调调。现在市面上的游戏,五花八门,特效满天飞的多,能让你安安静静坐下来,琢磨点剧情,感受点氛围的,反而不那么常见了。
我还记得,玩完这游戏那会儿,我下意识地瞅了瞅自家客厅,老婆在那儿追剧,孩子在旁边划拉平板。那一瞬间突然觉得,这种平平淡淡、没啥波澜的“团圆”,也挺实在,挺好的。可能这游戏就是想通过一种不太一样的方式,让你去思考一下“团圆”这两个字背后更深层的东西。这种体验,对我来说,还算不赖。